“乖乖水”“聽話水” 真能讓人瞬間失去反抗能力?

在社會的隱秘角落,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物品悄然流傳,其中 “乖乖水”“聽話水” 備受關注,它們猶如隱藏在暗處的惡魔,威脅著人們的安全。這些聽起來神秘莫測的東西,真如傳聞那般可怕嗎?讓我們一同揭開其神秘面紗。

“乖乖水”“聽話水”:真實存在的危險迷藥

近來,“乖乖水”“聽話水” 這類 “迷藥” 闖入大眾視野。傳言稱,只需小劑量服用,就能讓人陷入困乏無力、四肢癱軟的狀態,販賣者更是吹噓按照劑量服用,可使服用者 “乖乖聽話”。記者的親測證實了這些迷藥的威力,其能讓受害者暫時失去意識、渾身無力,任人擺佈,著實令人膽寒。

“迷藥” 一詞,對大眾而言並不陌生。回溯經典名著,《水滸傳》裏楊志正是中了晁蓋吳用等人的迷藥之計,丟失生辰綱,最終落草為寇。而在近些年,網路上諸如 “地鐵迷藥”“公交迷藥” 等流言甚囂塵上,在社會上引發了不小的恐慌。那些販賣迷藥的不法分子信誓旦旦地表示,按劑量服用可讓服用者 “完事之後什麼都不知道”。那麼,“聽話水”“乖乖水” 真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嗎?

事實上,“聽話水”“乖乖水” 確實能夠導致服用者昏迷和遺忘,已然淪為不法分子實施犯罪的工具。不過,其藥效並非如傳聞中那般瞬間起效,讓人毫無防備。

迷藥的本質與危害

從名字便能看出,“聽話水”“乖乖水” 的目的是讓服用者失去反抗能力甚至意識,從而便於他人操控。無論名稱如何變化,這類迷藥的主要成分大致可歸為三大類:氟硝西泮、三唑侖以及 γ – 羥基丁酸及其類似物。而這三類物質,本質上都是具有鎮靜、催眠以及促進遺忘作用的精神藥物。

由於它們強大的催眠和促進遺忘功能,不少犯罪分子借此實施犯罪。其中,麻醉搶劫和麻醉性侵犯最為常見。在這三類藥物中,氟硝西泮、三唑侖通常以固體片劑、粉劑的形式存在,俗稱 “迷魂藥、誘姦片”;γ – 羥基丁酸則多為水劑,俗稱 “G 水、失憶水” 等。這些物質能夠溶解在酒精、水等常見液體中,且沒有強烈的氣味和特殊口味,這使得不法分子能夠輕易將其混入酒水、飲料,誘使受害人喝下,待受害人昏迷後,實施搶劫、性侵犯等違法犯罪行為。

在 KTV、迪廳等娛樂場所,情況更為複雜。不法分子常常將上述迷藥與冰毒、搖頭丸、氯胺酮等聯合使用。在麻醉前,先讓受害人產生刺激、興奮及性快感等反應,降低其警惕性,使犯罪更容易得逞,事後還能促進受害者遺忘,增加案件偵破的難度。鑒於這些危害,三唑侖和 γ – 羥基丁酸被列為我國第一類精神藥品,氟硝西泮則屬於第二類精神藥品,均受到嚴格管控,嚴禁隨意買賣。

科學防範,守護安全

通過上述瞭解可知,犯罪分子要達到麻醉犯罪的目的,必須通過誘騙、威脅等手段讓受害人經口攝入麻醉性藥物。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需要格外留意以下幾點:

遠離不良行為:堅決遠離娛樂、社交場所中吸食冰毒、搖頭丸等行為。吸食毒品不僅會導致注意力下降、警惕性放鬆,讓人更容易被不法分子下藥,而且吸食毒品本身就是嚴重的違法行為。

提高公共場所警惕:在公共場所,尤其是人員嘈雜的娛樂場所,要時刻保持警惕,堅決不吃不喝陌生人提供的飲料、酒水等。若暫時離開,水杯、已打開的飲料瓶務必隨身攜帶,不給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機。一旦在飲食後出現口幹、頭暈、發困等異常感覺,應立即離開當前場所,並大聲呼救,以保障自身安全。

Leave a Reply

在线客服系统